網路購物、預定餐廳、安排旅遊行程,聰明如你,一定會進行比價,幫自己規劃一個CP值最高的選擇。
但是在購買或使用金融商品與服務時,你也會這樣做嗎?
你知道報稅時,刷哪張卡回饋率最高?買旅遊平安險時,哪家的理賠涵蓋項目最完整?想玩哩程,該怎麼刷才能最快湊到一張機票?
「由於優惠的多元性、回饋機制算法的複雜性,以及說明用字的不親近性,『資訊落差』其實在金融產品上可說是最嚴重的,」成立於香港、2014年進軍台灣,主推「金融商品比價服務」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Money101董事總經理周純如強調。
彌補資訊落差 解決痛點
相對於3C、家電、旅館、機票、美食等與消費者生活親近性較高的商品,金融產品有「說明艱澀、計算複雜、排外眾多」的缺點。越南文翻譯
例如金融產品說明書,明明都是中文,很多人看完還是一頭霧水。加上不同銀行常針對不同商品、不同通路、特定期間推出限定優惠,以及各種回饋方案通常是每半年調整一次,好不容易搞懂、找出最優惠選項,結果半年後就又大洗牌。
找到最後,你是不是也曾這樣想:「天啊!超複雜,算了,也沒差那麼一點優惠吧?」
正因是多數人的痛點,改善「金融商品比價」,早成為台灣新創的切入點。
網路上有許多部落格,專門針對現金回饋、哩越南文翻譯程累積、停車優惠、餐廳優惠、旅遊不便險、信貸利率、分期付款等不同優惠,專文介紹。許多理財專門網站,如卡優網、MoneyDJ理財網等,更是常針對不同金融商品做分析比較。
周純如解釋,Money101和部落客文章或理財網站最大的不同,就是具有「透明公正」以及「情境切入」兩大特點。
不導購、不業配 堅持公正
市面上許多金融商品比較文,很多都是有特定立場的推薦,甚至是「假比較真置入」。
「Money101完全不接任何公司的廣告、贊助,內越南文翻譯文也不讓消費者直接連結到商品銷售頁面,更不提供任何代辦服務,」周純如說,消費者若看完比較文想要購買,得自行搜尋,或至少轉兩層以上,先離開網站,再轉到發行該產品的銀行官網。
她強調,Money101絕對不做一鍵購買,避免推銷的嫌疑;也唯有當杜絕任何利害關係,才能秉持客觀立場。
例如Money101曾發表過一篇關於「旅遊不便險」的比越南文翻譯較文,文中列表指出,相對其他銀行,某家銀行的旅遊不便險在某個項目上不理賠。文章一出,馬上接到該銀行來抗議,要求撤文或刪除該項比較,但Money101重新檢視文章內容與實際保單的條文,確認沒錯,堅持保留,不做更改。
「如果有利益關係,就不可能做這樣的堅持,」周越南文翻譯純如說,結果幾個月後,那家銀行的條文就把原本不理賠的項目改成理賠,顯示立場公正,才能為讀者帶來最大利益。
情境設定、需求切入 更生活化
在文章呈現上,Money101主要以「生活情境設定」為主,例如報稅、週年慶、買咖啡、悠遊卡點數等,而非直接針對產品寫比較文。越南文翻譯周純如認為,從使用情境切入,讀者才會真的感覺這篇比較文和自己有關。
例如Money101近期點閱率最高的「2017百貨週年慶攻略,讓花錢變省錢」一文,就教讀者切忌在週年慶裡失心瘋,先鎖定特惠商品、設定預算、重點比價後,思考好準備做哪些消費,才比較各「百貨公司聯名卡」的優惠方式,讓消費者知道哪個通路有哪些優惠商品後,再選擇最優惠的信用卡。
「這麼做的意義是讓金融商品的優惠,真的變越南文翻譯成消費者會在日常中使用的習慣,」周純如說,因為生活中很多消費都是臨時起意。就算消費者知道A信用卡是最佳哩程累積卡、B信用卡是加油最划算的卡、C信用卡的生活購物回饋率最高,但逛街時看到某個包超想買、下班後同事臨時約聚餐,往往看到皮夾裡有哪張越南文翻譯卡就用哪張卡,事後才後悔「啊!早知道該用這張卡!」
「知道有優惠還不夠,重點是你對未來的打算,」周純如說,透過比較文,可以幫消費者預先建立「想要達成的理財目標」。例如今年想要累積一張免費機票,或今年想要存多少錢,再反推自己需要什麼,然後針對這些需越南文翻譯要去找尋最佳金融商品,才會讓「金融商品優惠」真正變成「有效生活理財」。
周純如說,Mone越南文翻譯y101要告訴消費者哪些金融產品最划算,更要帶領消費者學習理財教育,因為就算知道有優惠,若不能用在生活裡,也是白搭。而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與目標,比價,才能真正發揮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