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擁有50年歷史的翠華,是許多台灣人到香港解饞的口袋名單。翠華集團主席李遠康首度接受台灣媒體獨家專訪,分享這間餐廳征服全球饕客的祕訣。

說到茶餐廳,一定會讓人想到香港。而在香港,最具規模茶餐廳品牌,就是「翠華」。在台灣人旅遊香港的美食行程中,翠華也都在名單中。

在地人形容,翠華就是香港人的廚房。

包括潮魚蛋片頭河、瑞士汁雞翼、祕製海南雞飯、皇牌馬來咖哩牛腩飯、法蘭克福珍寶熱狗皇、鮑味銀芽肉絲炒麵等,中西式、南洋料理,應有盡有。即便三五好友人人想吃的不同,全都能在茶餐廳獲得滿足。

在香港知名景點蘭桂坊最熱鬧的威靈頓街上,就有家24小時營業的翠華。赴港旅遊的台灣人,幾乎不會錯過。只要來點一份小麥奶油豬(烤麵包、塗上奶油和煉乳)、一杯奶茶,就能體驗最地道的香港茶餐廳風貌。

全球第一家上市的茶餐廳

威靈頓街分店,還被暱稱過「富豪茶餐廳」,許多商業圈、娛樂圈的名人和老闆們常來,不乏知名港星,像林青霞、周潤發、狄波拉、鞏俐等人。至於位在知名夜景的太平山山頂店,連美國前總統布希也曾造訪。

在香港機場出入境餐飲區都設有分店,最熱賣的就是奶茶。每天機場分店銷售商品,就有一半是奶茶,可銷出1000多杯。

2017年翠華將滿50週年。有沒有機會來台灣開店?翠華集團主席李遠康首度接受台灣媒體獨家專訪,一解能擄獲無數饕客味蕾的祕密。

李遠康雖非創辦人,卻是翠華站穩香港茶餐廳大佬的關鍵者。

1967年蔡創波創立翠華冰室,直到1989年,因為創辦人要移民海外,由當時34歲的李遠康接手經營,27年內,將翠華三家店擴展到華人地區九座城市、63家店、5000名員工,包括香港、澳門、上海、南京、無錫、武漢、深圳、廣州等地。

今日的翠華,是香港茶餐廳規模最大的品牌,也是全世界第一家股票上市的茶餐廳,「現在還沒有第二家,」李遠康說。

第十座城市是否就是台灣,李遠康未具體承諾,直說台灣是個好選擇之一。

他觀察,台灣缺乏連鎖茶餐廳,僅零星小店,或港式飲茶、香港中式酒樓,和茶餐廳不同。

細數茶餐廳文化,它是中西餐飲混合種,是誕生於香港的在地特色飲食文化。

曾受英國統治,早年香港是座貧窮破落的漁村,九成以上的港人都很窮,只有英國貴族可以開跑車、住洋樓、享受下午茶。 台南翻譯社

但是在碼頭從事苦力工作的香港平民,也嚮往一杯奶茶,於是市場街頭邊開始出現小販,推著車、用炭火燒一壺熱水,就在路邊沖奶茶販售。後來,光喝茶不夠,想到用炭火烤吐司,加牛油、煉乳,吃完後就能去上工。

後來食物愈來愈多,魚丸粉、路邊茶水攤、冰室統統跑台南翻譯社出來,都算是茶餐廳的前身,一路演進到60年代才有了「茶餐廳」。一間茶餐廳,各種料理都賣。

今日香港餐飲業多達兩萬家,光是茶餐廳和快餐店就占台南翻譯社1/3,等於香港有6000多家茶餐廳,競爭激烈。李遠康回憶,早年經營茶餐廳不過數百家,工資、租金等成本都比現在低。

不怕挑戰 招牌菜擄獲饕客

要突圍,餐點必須有特色。翠華菜單從不到100種,到今日走進店裡,有近180道料理可選。

翠華營運部出品總監鄭如生透露,翠華總共有300多道食譜,其中,最麻煩的就是咖哩。

招牌皇牌馬來咖哩牛腩飯,最精華的咖哩祕方台南翻譯社,每天要熬煮7小時,香茅、蒜蓉等30多種香料,製成咖哩膽,每天早上再用辣油、和預先準備好的咖哩膽,炒成咖哩汁,上桌讓饕客享受,是翠華常客必點的招牌之一。

另一道廣受喜歡的秘製海南雞飯,配上雞湯、香茅和香葉等材料,古法煮成的香味油飯,同樣讓人一口接著一口。

翠華除了菜餚美味,李遠康出身「外賣仔」,從廚師變大老闆的奮鬥歷程,也是香港廣為人知的勵志典範。

小時候家裡窮,父母做工養家,加上李遠康、一共七個小孩。排行老三的李遠康,不喜歡讀書,又知道父母持家辛苦,小學沒畢業就決定出來工作。

當時年紀小、個子不高,多數老闆都不願意雇他。李遠康不氣餒,到處找工作,主動表示願意先上工做一陣子,老闆再視表現決定要不要雇用。一位台南翻譯社阿婆見他勤奮,介紹他去海安冰室。

1966年,11歲的李遠康,開始他人生第一份工作,到海安冰室當「外賣仔」,負責外送餐點。

海安冰室如今還有營業,距離位在威靈頓街的翠華餐廳台南翻譯社,走過去10分鐘左右,「那家冰室50年沒裝修過,至今我一年還會去吃兩、三遍,」李遠康回憶。

當年冰室旁邊有招商局、住宅,對面是碼頭,用餐時間,客人打電話訂餐,李遠康就帶著餐點,走路去外送。一天工作10多小時,當年他一個月台南翻譯社工資港幣80元,比一般100~200元行情低,但他不辛苦,反而認為好玩。

外賣仔拚成茶餐廳大佬

為了早起工作方便,李遠康下班回家吃過晚餐後,又返回冰室,晚上就睡在餐廳玻璃桌上。至少過了兩年多「以桌為床」的夜晚,「我都睡在台南翻譯社入門口左邊的那張桌上,」李遠康都還記得。

因為勤快,幾個月後,從外賣仔做到外場服務生。

店裡的麵包師傅見李遠康努力,主動願意教他做麵包。台南翻譯社在寒冷的冬天,李遠康每天3點要起床,當時個子還不到150公分,工作檯面又高,要扛起25公斤的麵粉袋,把麵粉倒上工作檯的這個動作,對他都很吃力。揉麵團過程,要加進牛油和冰糖,得用雙手攪拌,牛油又冰又硬,李遠康經常被摩擦到手指破皮流血。

之後,又進到內場,從打雜清掃開始,一路學習學到廚房手藝。水吧、沖茶、烤麵包、做鬆餅等都難不倒他。 台南翻譯社

1968年後,李遠康到不同餐廳歷練,從廚房內負責清潔、清洗食材和鍋碗瓢盆的小工,做到備餐給員工吃的中工。1971年任職於一家馬來西亞料理的餐廳,終於當上煮菜給客人吃的大工。

肯吃苦、又學得快,1975年,才20歲的李遠康就台南翻譯社成為主廚。外號「捲髮仔」,外人眼中的工作狂,炒菜速度快,可以一整天在餐廳停不下來,有客人就下廚、沒客人一樣待在廚房裡發想新菜。多家熱門餐廳都聘他當過大廚,薪水比別人還高。

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民運事件也造成香港動盪。當時翠華台南翻譯社創辦人蔡創波準備移民,讓李遠康接手經營翠華茶餐廳,至今成功打造翠華茶餐廳「快靚正」的特點,出菜快、裝潢美、食材佳。 台南翻譯社

1989年起,以平均每年新開一家的速度穩定擴張,到1998年左右,已有10多間店舖,卻開始出現瓶頸。

李遠康心想,要有專業嚴謹的管理制度,2000年陸續聘台南翻譯社請專業經理人,建立作業標準化、內部管理課程、幹部培訓等流程。

從基層出身,李遠康深知過去港人對茶餐廳從業者印象不佳,抽菸喝酒講髒話、工作環境又髒亂,便致力推翻刻板。

他印象深刻,學徒時幫師傅洗衣服,結果褲台南翻譯社子泡水拿出來,整件硬梆梆,原來是太久沒洗、全是麵粉和油汙。因此對於員工的服裝儀容、服務態度嚴格規範。

菜色多樣是茶餐廳的特色,但缺點就是過於複雜,考驗備餐、出菜、服務過程的流暢度。

1998年,他導入現代化管理,就從威靈頓街分台南翻譯社店開始使用POS系統,讓點單、出菜、結帳等手續更加效率化,「點杯奶茶、一碗魚丸粉,一分鐘就可以給你,」李遠康自信地說。

2002年翠華再導入五常法(5S)認證,嚴格管控品質。 小學沒畢業,李遠康沒放棄學習,不斷想著提升茶餐廳質量。五、六年前已是台南翻譯社大老闆的他,跑到英國牛津進修管理課程。

談到2017年,目標要展店至80家,計畫會將1/3的新店開在香港,2/3比重放在中國大陸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南翻譯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venqiu6690 的頭像
    stevenqiu6690

    stevenqiu6690的部落格11

    stevenqiu66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