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底,美國聯準會(FED)宣布利率維持不變,但是將從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,再次為全球市場投下變數。
這將是全球金融史上第一次「縮表」,就跟八年前FED前主席柏南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(QE)一樣,FED又啟動了一次影響面擴及全球的金融實驗。
「川普+葉倫,將是最大的一隻灰犀牛!」孫明德指出,大家已知美國總統川普的行事與政策具有不確定性,且近來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,不斷隔空開罵,升高地緣政治風險。
再加上,雖然FED主席葉倫預計在明年2月下台,但她所代表的聯準會與美國經濟正走入升息循環。孫明德表示,過去單只QE政策已引發全球性影響,並帶動主要國家央行跟進,現在FED要「雙管齊下」,同時進行升息與縮表,骨牌效應不可小覷。
特別是歐洲央行(ECB)也打算縮減,甚至停止QE,若「大家一起來」,那麼才剛走向復甦的全球經濟,或許難以挺得住。
而FED縮表有利於破解今年以來的「弱美元」格局,跌過頭的美元可望反彈回升。這也讓亞洲貨幣,特別是今年以來升破6%的台幣有舒緩空間,有利於第四季為出口旺季的台灣科技電子業。
「不過,台灣的問題在缺乏新的經濟動能!」孫明德說,儘管許多研究機構上修台灣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,但台灣產業太過「蘋果派」、獲利模式太單一;雖然股市上萬點,零售卻轉負,最大原因是「陸客不來」,今年預估少掉100萬陸客、經濟損失超過400億台幣,已是台灣內需市場的一大灰犀牛。
9月底,美國聯準會(FED)宣布利率維持不變,但是將從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,再次為全球市場投下變數。
這將是全球金融史上第一次「縮表」,就跟八年前FED前主席柏南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(QE)一樣,FED又啟動了一次影響面擴及全球的金融實驗。
「川普+葉倫,將是最大的一隻灰犀牛!」孫明德指出,大家已知美國總統川普的行事與政策具有不確定性,且近來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,不斷隔空開罵,升高地緣政治風險。
再加上,雖然FED主席葉倫預計在明年2月下台,但她所代表的聯準會與美國經濟正走入升息循環。孫明德表示,過去單只QE政策已引發全球性影響,並帶動主要國家央行跟進,現在FED要「雙管齊下」,同時進行升息與縮表,骨牌效應不可小覷。
特別是歐洲央行(ECB)也打算縮減,日文口譯甚至停止QE,若「大家一起來」,那麼才剛走向復甦的全球經濟,或許難以挺得住。
而FED縮表有利於破解今年以來的「弱美元」格局,跌過頭的美元可望反彈回升。這也讓亞洲貨幣,特別是今年以來升破6%的台幣有舒緩空間,有利於第四季為出口旺季的台灣科技電子業。
「不過,台灣的問題在缺乏新的經濟動能!」孫明德說,儘管許多研究機構上修台灣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,但台灣產業太過「蘋果派」、獲利模式太單一;雖然股市上萬點,零售卻轉負,最大原因是「陸客不來」,今年預估少掉1日文口譯00萬陸客、經濟損失超過400億台幣,已是台灣內需市場的一大灰犀牛。
9月底,美國聯準會(FED)宣布利率維持不變,但是將從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,再次為全球市場投下變數。
這將是全球金融史上第一次「縮表」,就跟日文口譯八年前FED前主席柏南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(QE)一樣,FED又啟動了一次影響面擴及全球的金融實驗。
「川普+葉倫,將是最大的一隻灰犀牛!」孫明德指出,大家已知美國總統川普的行事與政策具有不確定性,且近來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文口譯恩,不斷隔空開罵,升高地緣政治風險。
再加上,雖然FED主席葉倫預計在明年2月下台,但她所代表的聯準會與美國經濟正走入升息循環。孫明德表示,過去單只QE政策已引發全球性影響,並帶動主要國家央行跟進,現在FED要「雙管齊下」,同時進行升息與縮表,骨牌效應不可小覷。
特別是歐洲央行(ECB)也打算縮減,甚至停止QE,若「大家一起來」,那麼才剛走向復甦的全球經濟,或許難以挺得住。
而FED縮表有利於破解今年以來的「弱美元」日文口譯格局,跌過頭的美元可望反彈回升。這也讓亞洲貨幣,特別是今年以來升破6%的台幣有舒緩空間,有利於第四季為出口旺季的台灣科技電子業。日文口譯
「不過,台灣的問題在缺乏新的經濟動能!」孫明德說,儘管許多研究機構上修台灣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,但台灣產業太過「蘋果派」、獲利模式太單一;雖然股市上萬點,零售卻轉負,最大原因是「陸客不來」,今年預估少掉1日文口譯00萬陸客、經濟損失超過400億台幣,已是台灣內需市場的一大灰犀牛。
9月底,美國聯準會(FED)宣布利率維持不變,但是將從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,再次為全球市場投下變數。日文口譯
這將是全球金融史上第一次「縮表」,就跟八年前FED前主席柏南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(QE)一樣,FED又啟動了一次影響面擴及全球的金融實驗。
「川普+葉倫,將是最大的一隻灰犀牛!」孫日文口譯明德指出,大家已知美國總統川普的行事與政策具有不確定性,且近來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,不斷隔空開罵,升高地緣政治風險。
再加上,雖然FED主席葉倫預計在明年2月下台,日文口譯但她所代表的聯準會與美國經濟正走入升息循環。孫明德表示,過去單只QE政策已引發全球性影響,並帶動主要國家央行跟進,現在FED要「雙管齊下」,同時進行升息與縮表,骨牌效應不可小覷。
特別是歐洲央行(ECB)也打算縮減日文口譯,甚至停止QE,若「大家一起來」,那麼才剛走向復甦的全球經濟,或許難以挺得住。
而FED縮表有利於破解今年以來的「弱美元」格局,跌過頭的美元可望反彈回升。這也讓亞洲貨幣,特別是今年以來升破6%的台幣有舒緩空間,有利於第四季為出口旺季的台灣科技電子業。日文口譯
「不過,台灣的問題在缺乏新的經濟動能!」孫明德說,儘管許多研究機構上修台灣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,但台灣產業太過「蘋果派」、獲利模式太單一;雖然股市上萬點,零售卻轉負,最大原因是「陸客不日文口譯來」,今年預估少掉100萬陸客、經濟損失超過400億台幣,已是台灣內需市場的一大灰犀牛。